在根据刑法案的规定追究一种犯罪行为的管辖上,区分犯罪行为的实施地点是非常重要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包括犯罪行为的发生地、途径地和结果地。刑法上有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罪名,如何确定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结果?下面是中律网小篇为读者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如何确定公司印章伪造犯罪的结果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窝藏地、迁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预备地、开始地、经过地、终结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因此,公司的印章伪造罪在犯罪结果中所包含的范围广,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场所都可以,也与案件的管辖问题有关。要注意的是,刑事案件原则上应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者取得实际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被告人的居住地、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住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15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更适合管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可以管辖。法律、司法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时,应遵循其规定。
第16条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预备地、开始地、经过地、终结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继续状态时,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继续实施的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窝藏地、迁移地、使用地、销售地。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国民脱离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不包括住院接受治疗的情况。单位登记的住所是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主要事务机构所在地与登记地址不一致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事务机构所在地是他的居住地。
2.如何确定企业印章伪造罪的构成
(1)客体条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正常活动的名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所谓印章,是指用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刻的文字、陶器表示主体同一性的尊敬、专用印章。这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民事活动、行政活动的符号和标记。本罪犯罪对象的印章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侵犯国家机关的印章不构成本罪。
(2)客观条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所谓印章,是指上述单位依法刻下的文字和陶器,表示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印章,上述单位管理和管理本单位的事务。对外对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结果的符号和标记。一般来说,公文盖章后才能生效。因此,本条只对伪造上述单位印章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如果行为者犯了伪造上述单位公文、证件的行为,就不构成本罪。伪造是指没有制作权的人盗用名义非法制作上述单位印章的行为。
(3)主体条件。本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凡满l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条件。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行为者明知自己没有权利制作上述单位的印章,却为了某种目的而伪造。如果完全不知道行为者制作的印章没有他人要求的权利,也不构成本罪。行为者犯罪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有的是为了盈利,有的是为了进行其他犯罪活动而准备的。本罪是选择性罪名,行为人伪造印章的行为可以构成本罪。具体罪名可以根据伪造单位的印章来定。例如公司印章伪造罪、公司、人民团体印章伪造罪等。
以上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地对于确定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地是指与犯罪行为全过程相连的地域范围。如果需要法律上的帮助,欢迎到中律网咨询法律。
拓展阅读: